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理财 > 正文

北交所开市三周年:专精特新成色足 更多改革举措在路上

2024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迎来开市三周年。  三年来,北交所锚定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定位,以关键制度创新为突破,持续完善市场功能,优化市场生态,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一环。  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交所将以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持续推动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进一步丰富北交所产品和功能体系。建成以成熟投资者为主体,基础制度完备、产品体系丰富、市场监管透明高效、具有品牌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交易所。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初见成效  三年来,北交所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优质企业初步聚集,市场生态日趋完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初见成效。  截至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达到257家,总市值近6700亿元,其中,超八成为中小企业,近九成为民营企业。合格投资者超760万户,公募基金、私募创投基金等参与度持续提高。对比2021年北交所开市之初,合格投资者总数增长超过300万户,上市公司数量是开市时的3倍有余。  北交所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市场体系。  纵向看,北交所与新三板协同发展,通过绿色通道和公示审核机制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型对接,通过转板机制与沪深市场互联互通,匹配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需要,完善了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横向看,北交所建立的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发行上市、持续监管和交易等制度体系,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支持。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北交所通过制度创新,提升了市场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为上市公司优化治理结构、创新技术产品提供有效支持。  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北交所业已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市场典范。  金长川资本董事长刘平安向记者指出,随着市场环境的优化,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深化,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强,北交所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作用将发挥得更加充分。  初步探索普惠金融发展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三年来,北交所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支持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的企业上市发展。  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超九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占比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10家公司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认证,16家公司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向记者指出,北交所引导更多资金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的中小企业聚焦,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专精特新企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借助资本市场融资支持,诸多北交所上市公司在关键技术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部分企业专注产品创新,在半导体等领域荣获单项冠军,发挥了稳链补链强链的重要作用。  “无线通信测试仪器是移动信息高速公路的‘标尺’,缺少‘标尺’,4G、5G的铺设工作将举步维艰。”创远信科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王小磊告诉记者,上市时募集的资金为公司的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市场拓展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  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创远信科逐步掌握无线通信测试仪器领域多项核心技术,逐渐打破国外企业垄断。  支持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形成新质生产力产业集聚群的背后,也体现出北交所对资本市场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的探索。  三年来,北交所初步探索了资本市场普惠金融发展路径,为更多类型的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搭建起桥梁。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县域企业37家、民族地区企业11家,在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业内人士指出,开市三年来,北交所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市盈率中位数17倍,形成较为稳定的估值中枢。累计发行融资超540亿元,平均每家2亿元,规模不大但惠及面广,总体符合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和资金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各类资金贯彻普惠金融理念,畅通了私募创投“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环,让有限的社会资源惠及更多中小企业。  更多改革举措在路上  站在开市三周年时点,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提高对新质生产力的适应性,立足市场定位,有针对性地完善上市标准、优化审核机制、丰富产品工具,增强北交所制度包容性,建立精准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企业上市发展的适应性安排。  具体来看,北交所将持续推动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在投资端,优化投资者结构,培育耐心资本,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融资端,深入开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丰富并购重组和支付工具,完善“小额、快速、灵活”的再融资机制,优化股权激励制度,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  同时,北交所将进一步丰富产品和功能体系。稳步推进政府债券交易功能落地,持续优化债券交易机制。优化新股发行定价管理机制,推动公开发行可转债、ETF业务落地,研究推出北交所专精特新指数。并研究优化分层制度,进一步推进三四板对接,研究更好发挥新三板作为资本市场规范培育新质生产力企业、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平台功能,为沪深北三所输送更多的优质企业。  此外,北交所还将进一步完善共建共享的市场生态。加强与工信、科技、司法等各方面的协同,汇聚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工作合力。引导上市公司加大投资者回报,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发挥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等机制作用,引导各方合力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申万宏源研究专精特新首席分析师刘靖建议,未来北交所还可以在新股定价改革、转板衔接、指数化投资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实践和探索。  田轩预计,随着市场交易机制的进一步优化,投资品种的丰富以及投资者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市场流动性将进一步增强,高成长、高科技属性的企业将尤其受到长期资本青睐。(文章来源:)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