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63亿元,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0.16%。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723亿元,同比增长3.5%。 分地区来看,今年以来哪些区域的消费增速更快?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对31个省份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梳理发现,有6个省份的增速超过了5%,分别是西藏、河南、湖南、山东、江西、湖北,其中5个来自中西部地区,整体来看,中西部省份消费增长持续性较强,一些人口大省,消费增速表现十分亮眼。 其中,河南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7.25亿元、同比增长7.8%,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9%,比上月加快2.0个百分点。1-11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90.22亿元、同比增长6.1%,比1-10月加快0.2个百分点。 湖南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湖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2.34亿元,同比增长5.7%、比10月快0.1个百分点。1-11月,湖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85.16亿元,同比增长5.5%,与1-10月增速持平。 整体来看,黄淮海平原、长江中游地区的人口密集、城镇化率较低的区域,今年以来社会消费零售品总额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这些区域人口密集,同时,他们距离紧邻三大经济圈,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与三大经济圈的分工协作越来越强,承接了大量来自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落户。 其中,一些城镇化潜力较大的人口大市,今年以来消费增速十分亮眼。数据显示,2024年前11月,周口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6%。南阳市前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1%。衡阳前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 同处黄淮海大平原的邯郸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2%。济宁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阜阳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较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从城市类别来看,整体上,今年以来,相比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大城市,三四五线城市和乡村今年消费增速整体更加亮眼。 为何今年以来三四五线城市消费增速更加亮眼?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建设,三四五线城市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不少地方承接了大量的产业转移落地,这些地方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相比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较高的房价和生活成本,中小城市的生活压力较小,住户资金杠杆率相对较低,也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消费,随着经济发展,小城的中产们追求更加精致的消费, 再次,近年来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日益完善,中小城市与一二线大城市在消费体验上的差距大幅缩小,比如,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汽车的普及,乡镇消费者到县城、中小城市的消费也更加方便。近年来,城镇化带来城市综合体在各地的普及,一些人口较多的县城,均建设了大型综合体,众多知名品牌消费企业纷纷布局三四五线城市市场,中小城市、县城与大城市之间的消费边界,正在逐渐模糊化。 其中,无论是电影院,还是品牌的咖啡店、奶茶店等,在大城市已经十分饱和,中小城市成为新的拓展方向。众多消费品牌正发力三四五线城市。比如肯德基为低线城市特别开发了“小镇mini门店模式”,通过简化菜单和优化设备,让每家门店的资本开支可低至50万元。这也是迄今为止投资成本最低的肯德基店型。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京东超市发布的《2023咖啡与茶消费洞察》显示,整体来看,县域农村市场的购物用户数占比持续小幅提升,今年达23.4%;咖啡液在县域农村市场的用户数同比增幅达110%,是增速最快的咖啡产品;在咖啡的消费中,县域农村市场的人均消费金额增速比一线市场人均增速高出26%,成为各级市场人均增速最快的市场。 美团数据显示,县域生活服务消费订单占全国的比重持续增加,从2019年的23.8%上升至2023年第三季度的30.6%。 近年来,旅游市场的一大特点是,在热门景区和一二线大城市之外,近年来不少过去相对冷门的三四五城市旅游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小城市、县城以其各具特色的文旅IP在供给侧展现出多元活力,激发文旅消费新需求,并成为文旅消费新的趋势。(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