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年妇颱风开窗断指 地盘、工厂截肢意外频繁 急症室医生:黄金四小时增接驳机会

在香港,地盘和工厂是创伤性截肢的意外黑点。(Getty资料相片)热带气旋「桃芝」逼近,天文台于今日(13 日)晚上 11 时 10 分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有急症专科医生表示,打风期间不时会发生截肢意外,去年 9 月「苏拉」袭港期间,天文台一度悬挂「十号风球」,有中年女士开闩门窗时遭强风猛烈撞击,手指头即场断开,须立即入院接受手术。在急症室工作的急症科医学院创伤医学小组主席李家庆医生接受《 新闻》专访时提醒,市民切忌轻视日常生活中的截肢风险,而意外发生后应尽力妥善保存断肢,若能把握在黄金四至六小时内进行接驳,将大增复原机率。该名在风球中截断手指的中年女士就是其中一个幸运的个案,她获即时送院,加上手指切口整齐,接受手术后手部基本上恢复至约八成的活动能力。李医生指,截肢一般分为完全截肢,即肢体遭完全分离,以及肢体的一部分仍附于身体上的部分截肢,而截肢多发生在四肢的尖端位,例如手指脚趾。以日常生活为例,李医生称尤以 5 岁以下小朋友属高风险受伤群组,他们多不慎被家中房门或升降机门夹手,这类意外绝不罕见。除了这类创伤性截肢外,也有部有病人因受食肉菌或细菌感染,因而需接受手术性截肢。从X光片显示,病人的右手第四及五手指末端断开,须进行接驳手术。病人手掌如「脱手套」般皮肉分离提起截肢意外,不少人可能会联想到车祸、地震场景中,医生为伤者即场截肢以保命。不过李医生指,这类在急症室内或意外现场即场截肢的个案接近为零。他解释,香港较少发生地震或建筑物严重倒塌等灾害。即使出现交通意外,消防员通常均能迅速到场移开重物,加上医疗团队的专业配合,需要即场截肢的机会亦相对较微。在香港,地盘和工厂是创伤性截肢的意外黑点。去年 9 月启德邮轮码头发生铁闸倒塌工业事故,一名保安受重伤,部分脚趾遭切除,其后由于肌肉组织坏死,更需再度受截肢手术,切除右脚掌及一半左脚掌。李医生称,以他工作区域观塘联合医院为例,由 2022 年初至去年 9 月,医管局已录得合计约 50 宗截肢意外,以工业原因为主,即平均每月就有两名截肢病人送院急救。从医数十载,他忆述遇过最深刻的截肢伤者,是一名中年男士在工厂操作重型机器时,手部不慎被压碾,尝试强行拉扯出来之际,手掌却如「脱手套」般皮肉分离(Degloving injury),令筋膜下的肌腱、韧带裸露在皮肤外。对于当时年资尚浅的李医生来说,第一次目睹病人的手部伤势尤如科幻电影《Terminaor》般,令他无不震惊。这类伤势亦多见于工厂或车祸现场,因压碾或拉扯造成,并较常发生在四肢。除此之外,李医生亦曾为数名「断掌」病人急救治疗。他分享,有一名地盘工人遭切割机器割断手掌,当时他的同事为他拿着「断掌」的肢体,一同紧急送院。李医生形容急症室内的医生护士一涌而上,各司其职为伤者治疗,争分夺秒以尽快将他送入手术室。不幸中的大幸是,该名工人的手掌包括神经线及血管切口相对较齐整,加上没有受细菌感染,医疗团队最终準确快速地驳回幼细的血管神经线,病人的手部功能更近复原八至九成。模拟手掌断开后,先以纱布、绷带包裹断肢,再套上乾净的塑胶袋密封。李医生解释,将断肢放到装有冰水的容器中保存,则可延长断肢的存活时间,增加接驳可能性。黄金四小时 增接驳断肢机率发生截肢意外后,李医生指应尽量保持镇定并立刻呼唤救援,伤口先消毒清洁;为防止失血过多的情况出现,可用洁净毛巾,绷带或止血带缠着伤口止血,同时将伤口提高至心脏水平以上。至于断肢部分,同样需以生理盐水或洁净清水清除明显污垢,以减低细菌感染风险,其后用生理盐水弄湿的纱布或绷带包住并放入乾净的塑胶袋密封,再放到装有冰水的容器中保存。李医生解释,这样能在手术前尽量延长断肢的存活时间,增加接驳可能性。如果病人能够在「黄金时间」四至六小时内,携同断肢送院紧急救治,则可增加肢体接合的成功机率;但接驳手术能否顺利完成,须视乎受伤程度而定。不过,李医生提醒同行人士应时刻将伤者的性命放在首位,千万不要只顾执拾断肢,而忽略伤者的身体状况和安全,「我们在急症室有句说话经常挂在口边:『救人救肢体』,当然亦以救人为先」。急症科医学院创伤医学小组主席李家庆医生其他人也在看

有话要说...